首页 >日志 > 专业> 日志内容

肠道微生态环境紊乱(肠道菌群失调)之P.E.S及其干预

顺其自然 发布日期:2016-03-23 共1273人围观

定义:由于某种原因破坏了正常菌群内各种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使其在质和量方面失去平衡,正常生理组合被破坏,产生病理性组合而引起临床症状,称为肠道菌群失调。



P(problem)问题:肠道菌群失调(肠道微生态环境紊乱)


I度菌群失调:只能从细菌定量上发生变化,临床上常无不适或有轻微排便异常,停用抗生素或其他化疗药物后无需药物治疗便可自然恢复,I度失调是可逆的。


II度菌群失调:即使消除诱发原因,仍保持原来的失调状态,并转为慢性肠炎


III度菌群失调:又称菌交替症或二重感染。肠道的原籍常驻菌大部分被抑制,只有少数菌种过度繁殖占绝对优势。



E( etiology)原因或病因


原发于肠道的疾病:如肠道的急慢性感染、炎症性肠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综合征等。


全身性疾病:如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代谢综合征、结缔组织病、肝肾功能受损等慢性消耗性疾病。


其他:如抗生素应用不合理、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后、各种创伤、多脏器功能衰竭、胃肠道改道手术后、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等,从而引起肠道菌群失调。



S(sign or symptom )症状或体征,即临床表现


I度菌群失调:


临床表现:慢性腹泻,轻,可自发缓解


粪便外观:多为稀便,大便常规无明显异常


涂片所见:细菌总数在正常低值,G+杆菌较正常,G-杆菌稍增加(或G+球菌较正常增加)


II度菌群失调:


临床表现:慢性腹泻,不可逆


粪便外观:多为稀便,也可呈黏液水样便、脓血或柏油样便;大便常规可见少量白细胞和脓细胞,偶隐血阳性


涂片所见:细菌总数明显减少;G+杆菌减少,G-杆菌明显增多(拟杆菌、大肠杆菌),G+球菌较正常增多,杆球比例倒置;可见到少量类酵母样菌


III度菌群失调:


临床表现:急性腹泻,二重感染,可出现低热和白细胞升高


粪便外观:稀或黏液便,常呈黄绿色或黑色;大便常规可见大量白细胞及脓细胞,大便隐血呈阳性


涂片所见:细菌总数显著减少;原有细菌大多被抑制;一种细菌或真菌占优势: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艰难梭菌,绿脓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应做细菌培养及分离



干预:


1.积极治疗原发病:治疗各种肠道感染性疾病、代谢综合征、结缔组织病、改善肝肾功能受损的慢性疾病,避免滥用抗生素,以保护肠道正常菌群。


2.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和营养不良状态:在饥饿、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等情况下,为肠道菌群失调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3.合理应用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包括益生菌(目前应用于人体的益生菌有双歧杆菌、乳杆菌、酪酸梭菌、地衣芽胞杆菌等)、益生元(常见的有乳果糖、蔗糖低聚糖、棉籽低聚糖、异麦芽低聚糖、玉米低聚糖和大豆低聚糖)。


I度菌群失调患者在尽可能去除诱因基础上,视病情决定是否使用微生态制剂;


II度菌群失调需积极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加强综合治疗,改善全身情况;


III度菌群失调使用针对二重感染的病原菌或条件致病菌的抗生素,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或低蛋白血症,加大微生态制剂用量,使之迅速恢复正常肠道菌群。


路过

鸡蛋
1

鲜花

握手

雷人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已有1人评论
人在旅途 发表于 2016-03-23 沙发
干预建议:
1.食物营养素干预策略与处方
尽量保证肠道内营养,以保持益生菌的营养,提供条件致病菌的最低营养需求,维持其非致病性。
膳食+ons处方:低脂饮食+膳食纤维+益生菌
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