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日志 > 日志内容

功能行为诊疗故事连载之二------ 一位慢性病患者的回顾与反思第二章

朗天 发布日期:2018-09-27 共1036人围观

第二章 住院期间

办理入院后,拿着病号服,从内心里拒绝这套从未穿过的新衣。感觉自己可以招呼自己,没有告诉家人,也怕他们担心,临近中午让太太也回家照顾孩子。一个人面对病魔的旅程开始了。

以下是入院后的治疗情况:

入院后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头颅门诊DWI回报右侧基底节区急性脑梗死。

在积极二级预防脑卒中的基础上,静点谷红、丹参川芎螓、曲克芦丁、长春西丁、奥拉西坦促进脑代谢对症治疗。

二次头颅磁共振示,右侧内囊后支、双侧额叶散在缺血梗死灶、空蝶鞍。颅脑MRA:左侧大脑后动脉血流信号不均。按照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口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预防治疗。

颈部血管彩超示:双侧劲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给予口服他丁类药物进行斑块治疗。

针对高血糖及高血压分别以对症治疗。住院时间共计两周。

自我症状及心理行为变化:

查出血糖高,在意料之外,之前的每次体检都不高,只是2013年最后一次体检报告提示稍高,因家父母及家人都未有糖尿病,偶尔高一次,确实也未太在意,只是当时又加了一项针对脑血管危险因素筛查的项目,还是有点预防意识的。血压高在预料之内,平时基本控制在临界水平,偶尔高一点。实验室检查其它基本无特殊性异常,于是将上述两项视为应激状态下的表现。

主管医生在初期的治疗中,也较慎重,也许是根据临床路径,并未立刻进行药物干预,但持续保持密切观察。于是就有了一天八次的血糖监测,对于我这个除了儿时的预防针外没有打过针输过液的身体,每次的指尖采血都异常敏感,直到出院也没完全适应。善良的责任护士看到这种反应,输液就没让实习护士操作过,每次细心的操作和良好的技术,使自己倒是对静点没太大反应。

第一周的治疗中,脑梗引起的症状脸歪、口齿不清、流涎、左侧肢体乏力等症状一天天很快好转,心里也迅速从拒绝、不解到心平气和的接受并积极面对,这个过程是在每日的输液静躺中,相关生老病死的书籍中独自完成。还好,有平时的些许相关积累,心理关很快度过,反而把它当成一次独特的体验和自我反思提高对人生认识的好机会。

倒是血糖、血压两兄弟不甘寂寞,一路高歌的欢唱着。第四天医生与我沟通,上降糖药物,没拒绝,来吧。加量,来吧!仍高,焦点于是聚焦到了饮食上。医生每天忙的见不着面,这方面的指导基本为零,倒是临床病友的关注和支招,让困境中的我似乎抓住了稻草,调整饮食,苦瓜黄豆杂粮馒头,太太送饭,似乎好些,但仍时常高调,好在主管护师的一次提醒和宣教,又将餐后运动有意识的加入。终于平和些了。

第一周周末,感觉恢复的差不多了,决定下周一和医生沟通出院回家。心怀欢喜,冒着小风去不远的母亲家,临别时告诉家人,住院了,脑梗了,但治好了,后天出院,家母家姐表情错愕中安慰,已经没事了。

第二天,家人集体爆发,几个姐赶赴医院,埋怨不及时告知的同时,坚决不同意出院,坚决要转到更好的医院。没有想到是这样的情况,沟通中才理解了家人的那份亲情,未曾预料到、怕耽误病情、担心后续、心疼等等。于是与主管医生沟通征求意见,也认为最好再持续一周住院治疗为最佳。后面的情况,也证实了我的乐观是盲目的,医生和家人们是对的。感谢!

第二周,除了常规治疗,饮食运动的调整也慢慢的有些规律,但做到什么程度为最佳心里确实也没个依据。开始尝试深入了解思考公司的相关项目,看是否能够有实践的机会。期间有知道的同事、同学的探望和电话,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暖意,虽希望独自面对,但也理解到了家人朋友们的关心,同样是自己内心力量的一个重要支撑。大学舍友老五知道后,不让来,却一大早就辗转从五台赶到医院,不是兄弟又怎会如此牵挂?忘不了的是那一捧鲜花,摆在病区让医患悦目了很多天,一股温暖而正向能量的传递,难以忘记,因此不再拒绝。

 

言归正传,问题来了:

1、患者如我,从入院始其心理疏导和干预是否有必要和价值?谁来做,如何做?

2、针对脑梗、糖尿病、高血压,其饮食运动行为干预是否应该是整体治疗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否应该规范化?现行医疗体系内谁来做,标准为何?

3、患者功能影响程度及康复步骤如何能够做到精细化精准化?用什么方法、什么工具?

 

 

接下来的一章,是患者对疾病发生的反思,到底病从何来?

请看下章《痛定思痛》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已有0人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