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学科建设 >内容页面

中国医疗该何去何从?--张中南

迈康网编辑 2016-03-25 共1249人围观

       上周,发生在深圳龙岗区平湖人民医院,患者逼迫主治医生下跪为病逝的生命烧纸的报道和视频广受关注,唏嘘、感叹、悲伤、愤怒......不仅仅是医者,很多人在叩问:我们的医疗到底怎么了?
        张中南在他的《唤醒医疗》一书中,开篇就是时下医疗的死结:
        “筹备落笔撰写本书期间,书房窗外的中国医疗频爆悲剧:8月23日,近百名手持棍棒者冲进南昌第一医院,与医院雇佣人员恶性械斗;9月15日,同仁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徐文被患者连砍17刀……面对愈演愈烈的医患冲突,无数人脑海中盘旋一道天问:中国医疗究竟怎么了?”
        这是他在五年前的书稿,而现在的状况,与五年前几乎无异,甚至更甚......
        叩问,如果仅仅停留于叩问,可以想象,五年后、十年后,同样的情节会照常上演......
        现实如此,在种种障碍与无奈中,我们是否可以尝试做些什么?
        张中南说"我不想就事论事,探讨如何化解恶化到动辄拔刀相向的医患矛盾,而是想基于更深层次,来探索中国医疗的病根,同时因病施治,探寻改善疗效、安全、效益和医患关系的根本路径。”
        事实上,他思考“中国医疗该何去何从”这一命题,始于数年前邂逅的一段经历,一个看似寻常的急救事例,掀起他事关中国医疗症结的种种思索,以及后来“人本位医疗”在现行医疗环境下的艰难实践。
        时下医疗死结
       张中南
(以下文字选自《唤醒医疗》书稿)
        1996年,我受邀回国主刀。有天上午给一位患者完成双膝关节置换手术后,下午接着出门诊,晚上9点再探望这位患者,发现病人躺着纹丝不动,外边引流血高达1600毫升,身边没有心电监护仪,也没有医护人员,唯有一位家属陪同。我问病人感觉怎样,家属回应称“没事,他睡着了”。
        此时如果我听信家属,不打扰“熟睡的患者”转身离开,恐怕患者永远不再苏醒。
        看到流血量超高,我下意识轻推患者,仍旧毫无反应,而且感觉他的身体弹性已经减少。“坏了”,当时我想。于是赶紧压病人的眼眶,没有反应;再一摸颈动脉,同样没有搏动。这时液体已经不下滴,我马上跑出去叫值班护士,值班护士正在巡视病房,值班医生在急诊室处理病人。
        “你赶快跑步把静脉切开包拿来”,我冲着护士大喊。接下来我根本顾不上消毒和常规,抓起刀片往病人的肘关节一刀割下去,差不多一寸半的刀口,把贵要静脉和头静脉都给切断,可是找不到静脉。为什么?因为不出血了。也就是说,此时病人的血液循环已完全停止,濒临死亡。
        好在那时我的眼睛还没老花,很快找到静脉,立即插进管子,根本来不及结扎,只能用手捏着那条静脉和输液管,让护士用手挤压输液袋。但是女护士劲小,挤压输液速度很慢。这时我再次急中生智,让护士坐在血液袋上。血液速度马上明显加快,十分钟之内输入1500毫升。
        病人很快苏醒,血压和心跳逐渐恢复,加上一系列其它措施,一条生命从悬崖拉回。
        看似寻常的急救事例,猛然触动笔者事关中国医疗症结的深入思考。
        案中患者时隔不久摆脱轮椅四处旅游的事实证明,那次手术本身非常成功。可是我们不妨假设,当初的危急时刻,我没有出现在现场,病人因未获得科学护理而丧命,那成功的手术还有何意义?站在病人的角度,此次治疗无异于彻底失败。
        而关键的问题是,仅凭医生却难以规避类似悲剧发生。
        有些病人术后出血本属正常现象,但有必要实施密切监测,一旦出现问题能早期发现。遗憾的是,我国的医院往往在此时没有安排专业人员及时观察患者。所谓专业人员,显然不是家属,他们不懂医学,不能给患者提供及时的观察;同样不是医生,他们既做手术又出门诊,无法全程密切观察某一个患者。
         最应该出现在患者身边的人,只有熟谙护理的护士。
         问题是我国的医院普遍未做到这条起码的准则。更令人焦虑的是,护理不周还只是我国现行医疗若干缺陷的其中一种。继续沿着该项弊端顺藤摸瓜,可以发现中国当代医疗蕴藏的诸多扭曲和短板。 

         最近十几年间,我国的医疗规模几乎与GDP等速递增。显然,这是一件好事。特别是前年国家承诺三年新增医疗投入8500亿元,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百姓就医之难。然而,同时引人注意的是,在此期间,我国的医疗纠纷数量居然每年以高于20%的速度增加,远远超过医疗规模的扩张速度。
有鉴于此,我们很难将过去的医疗规模扩张称之为“科学发展”。医疗纠纷此起彼伏,至少折射出一个问题——病人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通常来讲,病人有哪些需求?又遭遇了怎样的梗阻?
●快点治好病 VS 恢复速度较慢
●千万别出事 VS 医疗并发症多 
●少花冤枉钱 VS 大量过度治疗 
●把我当人待 VS 服务态度糟糕
        历史早已证明,当某个群体的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必然招致或轻或重的后果。现在我国公众的四项基本医疗需求未被满足,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医疗纠纷加剧。不过在本人看来,民众基本医疗需求未获满足,只是促使医疗纠纷加剧的直接原因,其根本原因在于以疾病为中心的“病本位”和以利益为中心的“利本位”的医疗。
正因为我国医院普遍采用“病本位”和“利本位”医疗,使得民众的基本医疗需求长期被搁置。
        所谓“病本位”,即以疾病为中心的一种医疗性质。它所关注的重点,就是我们常言的“救死扶伤”。难道医护人员关注救死扶伤有错?当然不是。但医疗只关注救死扶伤,纯粹盯住患者的疾病,必然不能满足民众的其他医疗需求。如全身变化、心理感受,以及治疗后的快速恢复、寿命延长等。从其表现形式上看,病本位医疗缺乏整体护理、功能康复和服务。
        回望过去,我国的医疗何以倒退至这般境地?
        历史原因首当其冲。上世纪初,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传统西医随之敲开我国国门。由于西医治疗疾病具备见效快、重复性高、推理性强和较易掌握的等特点,很快占据中医已近千年的主导地位。
        但种种优势之外,传统西医的局限亦逐渐显露。从沿用多年的西医教材中即可看到“只关心局部伤病治疗而忽略人”的迹象。业内人士都知道,中医恰恰相反,倡导医者父母心,强调医生把病人视为整体,并像父母照顾孩子般实施治疗和保护。遗憾的是,伴随西医越来越强势,流传数百年的中医整体思想逐步被取代。
时至今日,民众的经济条件得以改善,进而提出更高的医疗需求,但我国的医疗技术已进入现代医学阶段,而基本理念却仍停留于病本位的医学框架,致使传统西医的局限开始遭遇诟病。
        其二为文化原因。中国历经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人性需求被强烈束缚。自从新中国诞生,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人性自由空前释放,诞生于原有文化背景下的医疗性质,显然再难满足新时代的需要。
        其三是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施行计划经济体制,哪怕医院不治疗一个患者,国家照样给医生和护士支付全额工资。也就是说,医院收治多少病人、病人感受好坏等,与医院和医护人员的利益没有直接关联。长此以往,医院逐渐丧失关注患者综合感受的文化,只重治疗疾病。

上面谈到病本位医疗“从何而来”,接着说说它“自何而去”。
        尽管病本位医疗顽强地延续至今,不过医院也未成为既得利益者。改革开放之后,国家不再像以前那样包揽医院支出,逐渐将其推向市场——虽然公立医院自始至终被冠以“公益”属性,以及被推向市场后仍享受很少的国家补偿,但入不敷出,不得不设法自食其力。
        被迫自食其力的医院,首先想到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并收取费用。但是新的矛盾随之出现:医院收取费用离不开价格控制,而很多医疗价格恰恰制定于计划经济年代,因 当时考虑到社会承受能力,故而价格普遍偏低,部分医疗项目的收费甚至低于成本。沿用此价,意味着医院有些项目做得越多亏损越多。如2009年北京市调查16家医院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发现其中60%低于成本。
        面对自负盈亏的压力,医院只有两条道路可走:一是提高服务收费。但旨在保障公众利益的政府关闭此门——那时全国的医保覆盖面仅达15%,假如提升医疗服务价格,势必导致更多人看不起病。至此,留给医院的道路仅剩一条——设法挖掘另外40%盈利部分项目的潜力。
拓展这部分的潜力又谈何容易。比如,实施阑尾手术,不可能刚刚割掉,过几天病人又长出一个。然而有的项目却可以“反复用”、“大量用“。它就是药物。业内人士很清楚,治疗一种疾病,通常有几十种药物可供选择。这些药物中,有的便宜有的昂贵。具体选择何种、用量大小均取决于医生。
由此医生有机会对同种疾病开出几种药物, 并选用昂贵的品种。
        年长月久,积沙成塔,受着财政补偿不足和价格不合理双重制约的医院,逐渐走上以药补医的道路,而且愈演愈烈,其直接导致的结果,如前文所述——全国医院的平均药占比高达47%,致使病人对医院望而生畏。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医疗仅仅恶化到这步,病本位医疗至少还能让患者获得医护人员对疾病的关注。可实际上情况正在继续恶化,千方百计通过以药补医的医院,逐渐走向另外一种更为恶劣的医疗性质,即利本位医疗。
        事实表明,利本位医疗性质对患者所产生的危害,远远超过“病本位”。

        利本位医疗最显著的特点是只关注赢利。忽视的内容甚至包括患者的生命。相对而言,虽然病本位医疗轻视患者的全身变化、心理感受等,起码还关注救死扶伤,目标指向治愈疾病;利本位医疗则彻底赤裸,怎么赢利就怎么运营,采用大量过度治疗追求经济利益,将必要的诊断和治疗抛诸脑后。
        鉴于上述两种医疗的种种缺陷,2009年,我国轰轰烈烈启动新医改(主要针对利本位医疗)。此轮医改并非由专家从理论角度发起,而是迫于民众不满意医疗现状而释放的巨大压力,空前强烈的民间呼声敦促国家尽快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换句话说,只要群众的医疗需求未获满足,医改注定难停。
        观察医改效果,确实已取得长足进步,不过有些缺憾仍很明显。比如,各地执行医改不平衡和不到位。还有,现行医改主要针对“利本位”,难以弥补病本位医疗导致的缺陷。
         正因为如此,病人的四项基本需求,即快点治好病、千万别出事、少花冤枉钱、把我当人待尚未得到满足。另外,现行的医改政策还有几个难点还未破解——取消以药补医后,医院如何获得维持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投入?怎样提高医护人员的合法收益?实际上,这也是新医改面临的最大掣肘。
        取消药品加成给医院带来的纠结,借助事例说得更加明晰。某医院年收入4亿元,收支结余2500万元,药占比50%。也就是说,四亿元总收入中有两亿元来自药品,按照15%的药品加成比例推算,该医院一年单药品就有3000万元的利润。假如把15%的加成归零,医院不仅没有利润,还亏损500万元。
陡然失去药品加成而又没有足额补偿的医院,其生存必然受阻。
        问题是,究竟有没有一种办法能化解这道难题?换种问法就是,是否能够找到某种途径,既让医护人员拥护,又能博得患者舒心,真正实现医患双赢?
        答案非常肯定:有,即人本位医疗。
        需要强调的是,人本位医疗并非照搬国外理论,而且已在我国现行医疗中悄然萌芽。
您可能还想看
推荐网站
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