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行业新闻 >内容页面

张铁山:利用“互联网+”思维探索“人+信息+服务”的智慧医疗

迈康网编辑 2016-05-16 共1074人围观

  作为“互联网+医疗”应用的最大的平台和最重要参与主体——医院,特别是公立医院对“互联网+医疗”的态度大部分都选择坐观其变,医院和医生对移动医疗的参与程度少,对“互联网+医疗”产品不拒绝,但是只是被动尝试,没有主动创新。业界曾总结:公立医院对移动医疗创新的态度,用三句话来表达:把移动医疗当风景看,当热闹看,当笑话看。说移动医疗不靠谱,看起来很美,更可能只是热闹一场。

  中日友好医院(以下简称:中日医院)作为国家卫生计生委直属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对“互联网+医疗”主动出击,努力探索互联网服务的技术平台。目前,中日医院已将春雨医生、挂号网、平安好医生的入口整合在百度这一个平台上,统一号源,统一管理。中日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张铁山在接受HC3i中国数字医疗网的采访中表示:“通过这些互联网平台和生态互联的方式,提升医疗服务效率,才可以更好地为老百姓服务。”

  张铁山:利用“互联网+”思维探索“人+信息+服务”的智慧医疗服务

  中日友好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张铁山

  积极主动拥抱“互联网+医疗”

  “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互联网就是一个大小的概念,我们院内也是一个互联互通的网络,在院外,只是到了一个范围更宽广的互联互通的网络。中日医院是比较积极主动推进‘互联网+医疗’的模式,对医院的管理、流程优化和患者体验来说都是有价值的。当然在做的过程中,医院肯定还是要和各种社会资源去进行合作。”张铁山说道。

  对于选择互联网医疗公司合作方的标准,张铁山主要看中合作方是否具备技术创新思维、开放的生态理念和较强的业务运营和规划能力,“‘互联网+医疗’如果不是在技术创新的理念下开展是很难持续发展的,技术实力必须要考虑;未来一定是一个开放的生态建设,所以必须具备开放的生态理念;业务运营和规划能力也是双方共同协作的结果,但是合作方也需要有这方面能力的储备和潜能。”他说。

  当院外的互联网技术和模式发展成熟,院内的需求也成熟的时候,非诊疗服务的支撑如果能够互联网化,可以降低患者的非医疗时间,减少患者的整个就医时间,整个就诊过程会更加地流畅。张铁山认为:“中日医院对互联网最大的需求同时也是最成熟的一个需求就是非核心医疗的患者服务方面,比如患者到医院看病的时候,可以把路径导引得更清晰,停车处理得特别有序,进到医院之后让患者尽快地找到诊室,甚至不同院区之间派个公交车接送患者。无论通过何种方式,医院内部本身已经在做的事情,互联网可以帮其做得更好,医院内部本身想做没有做的事情,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向前推进。互联网可操作的空间非常大,形式可以很多样。”

  同时,他也强调:“对于诊疗方面也并不是完全不做,只是目前无论是从业务的思考规划、还是技术的创新来看发展都不是很成熟,目前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探索。”

  目前,中日医院在“互联网+医疗”领域的比较成熟的应用主要有物资配送和预约服务两种形式:

  1、物资配送,让信息跑腿,节约宝贵的人力。已经有超过百分之三十的医用耗材品种通过供应链管理平台进行全自动化管理,减低医护工作量。“项目也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中日医院把所有病房都加上物联网终端,所有医用耗材都有电子标签识别,这种方式可以实现院内去减库房,降低医院的成本,库房和物流配送可以给第三方发挥的作用。等到整个项目都完全完成之后,货物消耗和工作量之间会形成一个智能匹配关系,比如统计平均每月手术需要的纱布量,经过长期积累之后会达到一个流程优化平衡的结果,通过这种方式,医院内部经营成本管控和质能管控也能得到改善。”张铁山介绍。

  2、预约服务,不仅仅是挂号、而是打造“人+信息+服务”的智能化流程。中日医院的预约服务的概念超过传统的预约挂号的概念,通过互联网打造公平公正、科学客观的路径,希望未来老百姓在互联网寻找专业、权威的服务源的时候,在找到信息的路径的同时又能够找到服务的路口,这也是中日医院做互联网医疗的第一大切入点。

  “预约服务表现形式的第一点就是像预约挂号那样,很多第三方的切入挂号只是用他们的机构来连接医生。实际上很多老百姓在首次就医的时候是非常迷茫的,他不知道怎么去做,中日医院希望利用互联网的架构和渠道,和院外的互联网所有用户共同维护和贡献信息,给所有老百姓引导一条正确的服务路口,医院愿意为互联网的架构和信息平台开放线下服务路口。比如中日医院现在用百度平台做预约挂号的概念,不是单纯做APP.”张铁山强调:“我们也不是用的百度的竞价排名机制,只是利用百度优势的信息处理技术和信息架构,探索打通‘人+信息+服务’的渠道。要利用百度等百姓使用比较广泛的互联网信息入口,这个信息入口不是通过竞价排名,而是根据大家信息的贡献度、社交信息的智能处理、服务的友好度和服务的评价等来进行智能优化,为患者就医提供一个智能化的路径,用技术创新来优化服务流程,而不是用竞价排名的商业机制来导引需求。例如,在百度搜索中日医院所有的医生可以看到医生的百度百科,这是由每一个医生自己维护的,百度百科词条下直接连接着医生的预约挂号服务。我们鼓励医生把信息维护得更好、把服务做得更好、把线上线下服务流程衔接得更好来吸引患者,我们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去探索打通这个线上线下连接的通道。”

  张铁山介绍:“这只是其中的一个表现形态,预约挂号已经打通了人、信息和服务的渠道,未来期望老百姓从信息入口到服务入口,全流程都能打通,在这个架构基础之上,能够给老百姓一些智能导引,当然这是一个累积的过程,不可能一开始就出现。从2015年到现在,已经有13万的预约服务是从百度的入口流入,累积到一定程度,患者就诊就医数据模型慢慢成型,未来建立一个更好的智能引导就医服务的流程。我们未来考核结果也不仅仅是看流量,而是通过量打造一个优化的、智能化的就医、健康管理和健康生活模型。”

  “互联网+”下,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医疗的角度来看,“互联网+医疗”不仅仅是一种新的技术,也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就是互联互通共享,在互联互通共享的思维下建设医院的信息化。“医院信息化建设本身就应该做到互联互通共享,医院信息化之所有能够优化效率、提升品质,最核心的价值是实现了信息的共享,减少流程中很多不必要的成本。而恰恰是通过‘互联网+’互联互通共享的思维把医院信息化建设最本真的雏形强化了。”张铁山指出。

  与几乎所有的新兴事物一样,“互联网+医疗”在面临巨大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张铁山总结主要包括业务和技术两个方面:

  1、业务方面:“互联网+”在医疗业务方面的探索缺少较好的顶层业务规划和设计,最大的挑战就出现在医院信息化从院内走向院外会出现更多的信息孤岛。“这些孤岛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在业务方面都是关注哪个就做哪个,业务之间的互联互通没有做顶层规划,或者说各利益相关方没有认真地去思考业务之间的边界和关联,只是一味地以局部应用为出发点做信息化,最终一定会导致更多信息孤岛的出现。”张铁山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出现的信息孤岛和传统的院内信息化的信息孤岛不一样,院内信息化建设互联互通共享的时候没有商业壁垒或者商业壁垒不显著。“信息化厂商在院内做信息化的时候,出现不联的原因可能只是因为基础架构不标准,但是很少出现由商业利益而导致的不联。”张铁山指出:“而走向院外之后,因为各家厂商利用互联网思维和方式做医疗服务的时候不仅仅做技术,而且有各自商业利益的出发点以及未来的商业模式,会因为商业利益而导致信息孤岛的壁垒增大。”

  2、技术方面:医院运用“互联网+医疗”思维做管理和优化服务,但是“互联网+医疗”的本质就是技术创新驱动下进行服务模式和业务流程的创新。“技术创新是‘互联网+医疗’在技术方面遇到的最大的挑战,这一点也是很多做‘互联网+医疗’的公司以及相关的机构所忽视的。这个技术创新并不一定是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高大上的技术,也并不是对其排斥,虽然有很多前沿性的拉动力量,但是真正落地的时候,医院最需要的是适宜的技术。就像疾病治疗一样,患者到医院治病的时候不一定非得要用到最高端的设备和最先进的诊疗技术。治一个病或者解决一个问题,最终看的是成果和效果。”

  除了将技术创新与前沿技术混为一谈之外,另外一个难题就是目前还没有找到前沿技术的适宜转化点,这也是需要进行技术创新,包括不同技术平台之间的融合、数据标准的问题以及前沿技术的架构之间的互联的问题。

  当用互联网思维来促进信息共享的时候,必须面临一个巨大的技术挑战就是信息安全的问题。“这个信息安全的面很大,包括技术上的安全,所有的设备和架构是否做了严格的安全技术评估,医院和厂商是否对其重视,是否真正有解决措施和手段,很多第三方的机构或IT厂商在这一方面其实是比较弱化的。”张铁山说道:“此外,即使是意识到信息安全的问题,但是在信息安全的管理方面,意识、手段、方法和能力都还远远不够。信息安全的问题都是从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上导致的,而不是单纯的靠技术就能解决。第三个信息安全的问题就是常说的隐私保护,这已经不仅仅是技术层面了,而是整个社会管理层面,相关法律、政策都还刚刚起步,目前医院常规的信息安全解决方式也都还不足以保障,这对于发挥‘互联网+’的业务模式和创新模式的效用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受访人简介:

  张铁山,医学博士,中日友好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中国卫生信息学会理事,电子病历与医院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市青联委员。积极探索互联网思维的务实落地,致力于利用信息技术,协同创新,在促进一个更安全、更高效、更有尊严的医疗健康供应体系方面做一些探索和尝试。
您可能还想看
推荐网站
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