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行业新闻 >内容页面

互联网+是万能的吗? 资深医生说在医疗领域并不是

迈康网编辑 2016-04-28 共1638人围观

  在“互联网+传统行业”的时代,医疗可不可以借助互联网获得改革完善?医药行业处在变革时代,大趋势催生大机会。医疗服务流程再造、商业流通模式再造以及医疗福利管理等新模式活跃在市场。医疗和互联网如何才能更好合体?互联网能改变当下看病难题吗?

  当前存在的医疗问题

  GoEcho:同关注医疗资源问题,请问彭医生,您从自身观察来看,现有的医疗资源足够我们十几亿人口吗?现在已经全面放开二胎了,您所在的科室有没有人手紧张?

  彭澎:现有的医疗资源别说满足十几亿人,就是一个亿也满足不了啊。而且更加痛心的是,医学人才流失很严重,特别是儿科、产科,从业人员越来越少。我所在的科室目前人手还够用,但这是因为我的科室严格限制每个月分娩的数量,以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如果我们也放开分娩数量,那肯定累得连狗都不如了。

  勇。wx5ndJ:有什么现实可行的方案,让普通人在不降低费用的情况下也能享受正常的医疗,现实是高收费大多数人也得不到正常的治疗,医闹从来不是无缘无故的。

  彭澎: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正常的医疗?我理解,只要医生按照医学公认的规范,或者合乎科学的原理进行的有根有据的治疗,不管最后治疗的效果如何,就是正常的医疗。那么对于医疗行为是不是合规的判断,或者说发生纠纷时责任的认定,不是患方说了算、也不是医方说了算,而是独立第三方机构来裁定。如果医生确实无过错,那么患者就要“认命”,如果医生确实有错,那就得“认罚”.大家都要讲道理,医患才能和谐。还有抛弃一种观点就是“高花费就必要好结果”.医疗不是点菜,并非越贵越好,花了钱人财两空的事太多了。所以说,获得正常的医疗不是花多少钱的问题,而是医疗质量监管和患者正确预期的问题。

  互联网能为医疗带来哪些便利?

  大郝人:请问互联网是否可以缓解中国医疗资源不平衡的现状?尤其是在医疗资源较少的三四线城市,该如何协调发展互联网和医院的关系?而作为民营医院又该以怎样的方式建立互联网医疗相关服务产业?在短期和长期分别带来哪些好处?

  彭澎:目前互联网还不能缓解这个状况。现在互联网做的只是一些流程优化、服务便捷等方面比较细小的工作,并没有改变医疗资源不平衡的本质。在三四线城市,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段实现下级医院和上级医院的技术对接和指导,在一定程度上让小地方的患者也能享受一些水平较高的医疗服务。互联网和医院发展不矛盾,医院信息化是永远要做的事。互联网只是第一步,未来要实现的是物联网。将医院硬件连起来才是王道。民营医院现在要做的是对内苦练内功,提升自己的医疗服务治疗和能力,对外合理宣传自己,让百姓信任你。谈互联网建立服务产业,对民营医院来说有些本末倒置,连基本的医疗都不能提供,还搞互联网不是太虚幻了吗?(当然,一些发展很好的民营医院除外)

  口袋有糖。wxuNYdH:请问医疗与互联网结合能够实现什么实质的效果?是改善医疗资源还是降低医疗费用?中国医疗越改革越看不起病!只能说一切只是在一个框架,搭着戏台唱大戏!

  彭澎:互联网结合医疗的效果可能有:1.医疗资源再分配,优质资源一定作用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发挥。2.节约软、硬件资源。3.帮助分级诊疗实现(例如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医疗费用恐怕还不能和互联网扯上什么关系,因为医疗是典型的“卖方”市场,不能用传统互联网思维那一套成本价格计算方法来考量医疗改革难,不是中国一家难,美国、北欧、英国都改得很难,老百姓(603883,股吧)也不满意。究其原因是医疗的投入实在太大了。举个例子,大家说进口药贵,但是开发一个药物需要几十亿美元的投入,能不贵吗?看不起病不是病人的错、也不是医生的错,而是保障机制不全、保障不力的问题,如果所有药都能报销,看个感冒花10万元也没人喊贵。但是要做高的保障,政府又负担不起,北欧和英国就是这样,现在也没有很好的办法。

  她:在医疗资源有限的当下,互联医疗要怎样去解决看病难的问题?或者说采用怎样的运作模式才能解决患者的刚需?

  彭澎:互联网解决看病难在当下就是“错”的命题。看病难是因为优质医疗资源稀缺和分布不均衡,去社区医院看病其实不难。举个例子,百度外卖解决了大家点餐、送餐难的问题,但是你让百度外卖来送个米其林5星餐厅的饭试试?所以说,互联网能够优化医疗流程、提高医疗的效率,但是看病难的根子不在这里,而是医疗水平不均匀。培养医学人才周期太长,而优质人才周期更长,不符合互联网快、准、狠的特点。基于此,我觉得用互联网解决当下中国医疗的难题尚不现实。

  旧之助:请问您从业过程这么多年,感觉互联网和新技术在改变医疗吗?带来了哪些改变?

  彭澎:互联网确实在改变医疗。1.医生获取最新知识和掌握最新技能更加快捷、简便。医学是少数几个需要终生学习的职业,所以自我充电非常重要。2.医疗数据的互联共享提高了诊疗的效率。我现在可以在北美看到北京医院里面患者的最新检查数据(需要防火墙支持),基本可以24小时动态掌握患者信息。3.可穿戴医疗器械使得数据即刻捕获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医疗诊断的能力,将诊断的关口前移。但是总的来说,医疗还是一个很保守的行业,互联网对医疗的改变只能说是update,还根本谈不上有些人所谓的“颠覆(subvert)”.

  晃晃晃:互联网能为医疗带来哪些便利呢?在看病过程中能够借助互联网技术还是……?

  彭澎:对患者来说,除了挂号、获取检查结果比较方便外,互联网其实给患者带来的便利不多。所谓的网上随访、问诊,其实效率也不高,准确性也受到医学界的质疑。对医生而言,互联网实现知识获取的快捷简便,医生之间信息共享、医疗仪器无线互联共享数据,这些才是更有价值的地方。

  蘑菇精:每次去医院都觉得医生们工作压力和强度都很大,每天都要应对无数个病人,所以他们很多脾气也很暴躁。其实个人感觉很能理解,但是看上去不管在哪医疗资源都很缺,请问互联网时代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彭澎:首先我觉得,压力大就应该脾气暴躁吗?压力不是脾气暴躁的理由和借口,只有不会管理自己情绪的人,或者说心智不高的人才会因为工作压力和强度而暴躁。您问题的实质还是在于互联网能不能解决医疗资源稀缺的问题。其实这也不是问题,因为医疗资源并不缺,而是优质的医疗资源稀缺。很遗憾,我觉得互联网能够让一些优质的医生(比如我这样的,嘻嘻)能有更多的机会去帮助别人,但是这也只是滴水之力。能否撼动医疗这块大石,我感觉目前还不现实。现在的医疗互联网水只是解决了很低层次的信息互通问题,只有将来实现了物联网,就是医学硬件互通和人的知识互通,医学效率才会有大的飞跃。

  HTTPS:点进来看到有人问互联网挂号,想提一个反面观点,互联网挂号会不会对那些无法熟练使用网络的人群,比如老人、缺乏教育的人,不公平?

  彭澎:这个本质上就是公平和效率的问题。互联网挂号提高了效率,但是肯定对不熟练使用网络的人来说不公平。所以解决的办法也很简单,就是预留一部分号源在线下窗口,大多数医院也是这么做的。

  鲁皮皮与西西卡:互联网能帮忙挂到容易挂到号吗?就像互联网购买火车票?

  彭澎:那要看您挂的是什么科室了。热门科室一样不好挂,一般科室互联网挂号能减少您跑医院挂号的麻烦。就好像火车票一样,春运期间的热门车次,管你网上买还是窗口买,不都是一样买不到么,哈哈。

  她:在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管理上,患者依从性的执行率一直很低,从医务人员的角度出发怎么才能更好调动患者依从性的执行,以便借助互联网更好地进行慢病管理?

  彭澎:依从率低我想是因为慢性病出现严重后果的时间长,“不见棺材不掉泪”,除了反复强化健康教育外似乎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从互联网的角度出发,我觉得可以设计一些有趣味的游戏来植入对患者的监测,也可以引入“社区”的概念让患者互相监督和“攀比”,这样似乎能提高一些患者的自律性。

  淡然。wxuIGZX:医生的工作本来就很忙碌,有时间再+互联网吗?

  彭澎:这个问题取决于医生个体对+互联网的态度啦。时间嘛,其实就和乳沟一样,挤挤总还是有的。如果你有足够的兴趣,那么少刷点朋友圈,少看点鸡汤文,+互联网的时间就有了。时间少就+得浅一点,时间多,就+得深一点,丰简随意。

  韩先生。wxWPm9o:想了解目前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互联网与医疗结合的发展状况是怎样的?未来的趋势在什么方向?

  彭澎: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的互联网化其实都还很低。比如大的公立医院,充其量有个功能比较全的App,能够实现在线预约、挂号、缴费、化验查询等功能。但是真的设计到医疗的实质,比如智能病历、告诉图像传送和共享、网内往外跨(防火)墙安全交互等等切实提高医生工作效率的产品还非常少。所以您可以看到,挂号虽然容易了一点,但是看病还是要排长队,医生还是只有三分钟时间给你看病,看病难的本质没有改变。而私立医院,似乎更没有很好的+互联网产品,可能是互联网建设投资比较大的缘故吧。说到未来的方向,我认为医疗+互联网肯定是要做的,但是要渗透到真正的医疗流程中,就是诊断—治疗—随访追踪—预防这个流程中实现信息互联共享,这样在不同的医疗机构才能获得近似的医疗效果,也才能实现分级诊疗这个目标。

  医疗类App、虚拟技术靠谱吗?

  拉低整层楼的智商:请问丁香医生一类的App靠谱吗?

  彭澎:您指的是哪方面靠谱?如果从患者的角度来说,丁香医生还是有一定的科学性的,属于网上问诊App,感觉医生质量比春雨要好一些。医生加入丁香医生App,我觉得也没什么不好,反正来去自由。总体而言,网上问诊类、科普类的App,使用者要看它开发维护的机构是什么。如果是口碑良好的医学背景公司,比如丁香园、好大夫,那么是没什么问题的。如果是闻所未闻的互联网公司、信息科技公司,那就要多个心眼了。

  谢常枫:您好!我的问题是,现在市面上有那么多移动医疗的App,眼花缭乱,从您医生的角度看来,要深入医疗体系,能秒看病人病史的才叫棒,可是在大环境限制下又有几个App能做到?做不到,那做为补充医疗服务的手段,这些App应该怎么发展?

  彭澎:说实话,移动医疗的App我装了几十个,真正使用的就两个:好大夫在线(我需要回答患者问题)、Medsci(我需要看医学最新进展)。当然很专业的医学App不算,比如美国NCCN肿瘤指南等。实话说,我目前还没有看到移动医疗App有做得好的。

  林书洋shawn: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能否打破现有看病流程和制度?您预计多少年可以实现?

  彭澎:目前VR肯定还不能打破医疗流程。至于多少年么,我猜五年能开始在医疗界展开使用就不错了。

  彭澎,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医生,作为一线临床妇产科医生,在中国最繁忙的医院工作多年,熟悉公立医院大环境和流程。在业余建立了妇产科自媒体平台“PP侃医疗”,有幸结识了多位企业家和投资人,曾多次受邀讲解中国医疗现状,曾经参与组建私立诊所,并作为医疗+互联网创业公司合伙人参与移动医疗设备研发等。
您可能还想看
推荐网站
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