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学科建设 >内容页面

外媒被《科学》最新文章刷爆了!肠道微生物研究越来越毁三观了

迈康网编辑 2016-04-18 共1457人围观

  上周五,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NYU Langone Medical Center)的研究人员在顶级期刊《科学》上刊登了让人震惊的研究成果(1)。在文章上线的数个小时之后,国外各大媒体几乎都以毁三观的言辞报道了这项研究。

  科学:寄生虫通过改变肠道菌群平衡,或可预防肠胃疾病。

  NBC新闻:吃蠕虫?寄生虫对你的肠胃疾病有好处。

  福布斯:寄生虫或可以用于治疗克罗恩病。

  美通社:当肠道寄生虫有助于健康而不是致病的时候……

  科学家杂志:寄生虫感染有助于肠道健康。

  ……

  隐匿于肠道的一种寄生虫(CNRI/Science Source)

  读完这些略显标题党的标题,我心里在想一个严肃的问题:这项研究究竟该如何产业化?我想了想,发现乳酸菌对人体有益,然后有人发明了酸奶;发现肠道微生物有益,有人又在折腾肠道微生物胶囊。循着这个思路想下去,咱们以后可不是有可能服用寄生虫卵胶囊么!!!!

  难道小时候老奶奶给我们讲的“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又一次被证实了?我们先来看看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这帮研究人员的研究是如何做的。

  一提起隐匿在肠道里的寄生虫,我们的第一感觉是恶心,第一印象是对人体有害。我们只会认为它们会加剧肠道炎症,让我们备受腹泻、出血以及肠阻塞的折磨。谁也不会认为寄生虫会预防肠道炎症。从它们的名字上,“寄生虫”,我们都能感觉到人类对他们强烈的歧视和恶意。

  然而,研究人员却在不经意间发现,在寄生虫流行的地区,很少有人患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有很多人饱受IBD的折磨,这些地区很少有人体内还有寄生虫。研究人员注意到了这种差异,这是不是意味着什么呢?

  于是纽约大学的Ken Cadwell和他的同事带着这个疑问开始了他们的研究。毫无疑问Cadwell的首选研究对象是小白鼠。首先,Cadwell找到IBD小鼠模型,精确的测量它们身体的各项指标,尤其是肠道生理及微生物指标。

  在确认实验条件合适之后,Cadwell开始了他的研究工作。Cadwell给IBD小鼠喂食一种叫Trichuris muris的肠道寄生虫,然后发现IBD小鼠体内发生了三种变化:第一,IBD常见的肠道细胞异常现象消失了;第二,两种炎症指标水平下降了;第三,IBD小鼠肠道微生物菌群发生了变化,Bacteroides菌群(为了简便,后面姑且叫“炎症B菌”)的数量骤降,Clostridiales(同样为了简便,后面姑且叫“健康C菌”)的数量上升。Cadwell换用另一种叫Heligmosomoides polygyrus的肠道寄生虫喂食得到同样的效果。

  为了证实这一点,Cadwell在马来西亚做了一个调研。这两个被调研的群体分别是:生活在吉隆坡、肠道鲜有寄生虫的城里人,和土著部落里、肠道寄生虫丰富的原住民。通过分析两个不同群体的肠道微生物,Cadwell发现,在城里人的肠道里,“炎症B菌”是优势菌群;在土著部落原住民的肠道里,“健康C菌”是优势菌群。如果使用药物杀死土著部落原住民肠道的寄生虫,“炎症B菌”就会取代“健康C菌”,成为优势菌群。

  把Cadwell在小白鼠和人体的研究放在一起看,不难发现,肠道寄生虫是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菌群,意外的为人类的肠道健康做了贡献。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什么道理?肠道寄生虫与“炎症B菌”和“健康C菌”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不是还有其他对人体有益的寄生虫?这些问题目前还不清楚,Cadwell只是看到了这种此消彼长的现象,至于它背后的机理,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当然,要想利用肠道寄生虫治疗肠胃不适,Cadwell还需要在人体内证实上面的研究结论。

  据《科学》报道(2),Cadwell团队已经开展了两项肠道寄生虫治疗克罗恩病(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在胃肠道的任何部位均可发生)的临床试验。参与临床试验的志愿者需要喝下含有肠道寄生虫的鸡蛋清(咦……)。由于实验结果十分糟糕(那些志愿者真喝下去了吗?),Cadwell不得不终止临床研究。

  这种变量很多的临床试验,失败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寄生虫到底有没有活着通过人体强大的消化道,志愿者的表型真的和实验中的小白鼠一样吗?

  因此,如果想用寄生虫治疗肠胃疾病,还有很多路要走。不过塔夫茨大学免疫学家Joel Weinstock倒是给Cadwell指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Weinstock认为,如果能研究清楚寄生虫影响“炎症B菌”和“健康C菌”变化的机制,应该可以使用药物来调节菌群的变化。

  虽然Weinstock提出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但是我更期待Cadwell的临床试验能够成功。因为使用药物的话,对肠道微生物的影响太大了,不如引进新的寄生菌,通过“自然选择”达到优胜劣汰的目的。

  最后我心中有个疑问:我们小时候吃下去的打虫“糖丸”,会不会是现在很多年轻人肠胃不好的元凶?

  参考文献:

  1.Ramanan D,Bowcutt R,Lee SC,Tang MS,Kurtz ZD,et al.2016.Helminth infection promotes colonization resistance via type 2 immunity.Science

  2.http://www.sciencemag.org/news/2016/04/parasitic-worms-may-prevent-crohn-s-disease-altering-bacterial-balance
您可能还想看
推荐网站
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