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的中国,乃至全世界,“医改”无疑都是社会的焦点、痛点和难点。近日,某人保财险执行副总裁王和发文称:“医改”的所有问题,均可以归结为认识问题,即对生命的认识!此观点颇为新颖。
文中指出,首先医改的关键是认识生命的无价。在理解生命无价的基础上,让医疗回归关照生命的单纯与神圣,让医者仁心成为普世大道。
生命是人类社会“与生俱来”的。离开了生命,人类社会也就无从谈起,因此,千百万年来,生命无价是天经地义的。它是人作为生命个体存在和尊严的基础和依托。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个体生命有了货币意义上的贵贱之分。在提供医疗服务,尤其是在医疗改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将人分成了三六九等,而分的依据往往是“有价”和“差价”.但必须认识到生命是无价的,卫生医疗服务的定位应当是“公产品”,与生命直接相关的行业应当是良心行业,比如药品和食品。
其次,医改的关键是在理解生命平等的基础上,让每一个生命个体均能够得到基本的医疗服务,无论高低贵贱。生命平等应当是医改的“底板”.尽管差异是必然的,社会仍是不平等的。但这是结果,不应当是出发,更不应当是社会管理和医改的初衷。
如果说,医疗也是一个行业,那么,等价交换本无可厚非。但医疗绝不是一个一般意义的行业。一个社会即使有天大的理由,也不能见死不救,因为,人命关天,命比天大!因为,生命无价,众生平等。就一个垂危的生命而言,医生的价值判断只有一个:救死扶伤!就一个生命个体而言,获得平等的公共卫生服务是天经地义。
最后,医改的关键是认识生命的无常。在理解生命无常的基础上,不仅让社会医疗事业更高效,更要让每一个生命个体更智慧、更幸福,更快乐。
近年来,出现了对医疗的集体“极端思维”倾向,一方面是对医疗的“极度信任”,于是,出现了治不好,一定是医术和医责问题的愚昧,导致医患关系陷入了无语、无奈且无解的深渊。另一方面是对医疗的“极度怀疑”,于是,“无效医疗”的观点甚嚣尘上,让各种现代巫术卷土重来。认识生命无常,才能够更好理解现代医学的根本和基本,更能够觉悟“医生治病不治命”的道理。认识生命无常,让人脱离对死亡的恐惧和执着,知道生命终究是段旅途,品质比长度更重要,每天快快乐乐最重要。
此前廖新波曾发文表示,大多数民众没有感觉医改带来的红利而是进入困境的感觉的原因是医改的“三个回归”没有很多地落实: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回归、医护人员的劳动价值回归、尊重生命的理念回归。这“三个回归”相互关联,互相制约。只要落实这“三个回归”,医改就会成功。而廖新波认为,在“三个回归”中,尊重生命的理念回归是主线。尤其是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应时刻将以人为本,尊重生命作为制定政策的准则,切不可以用抓经济的思维去指导医改。政策的伦理性越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就越强,支付制度的确定就会以尊重生命为根本,医生的劳动价值就会被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