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变社区群众慢性病、健康管理缺人负责,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挤的局面?如何通过有效的机制,优化诊疗体系、合理配置医疗资源,让市民获得便捷、连续、安全、有效的服务?
记者近日采访获悉,上海市6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在开展以家庭医生制度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试点;下一步,将逐步扩大试点范围,让更多居民获益。
贴心更实惠,让越来越多市民选择基层就医
64岁的汤家镛26日因眼疾,来到闵行区龙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找家庭医生杨建玲寻求帮助。“一方面让杨医生先把把关,她已经给我看了五、六年病,很亲切耐心,比我自己和家人还了解病情。另一方面让她帮我预约三甲医院专家门诊,做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汤家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首先,9元挂号费中的8元钱由医保支付,1元由政府买单。其次,到社区看病配药只需自付药品价格的15%,同样的药在三甲医院需自付25%,还不算上15%的药品加成。第三,以前社区只能配一些基本药,市民为了配其他的药就得跑二、三级医院;如今,上级医院处方能“延伸”到社区,并可以开具1到2个月用量的慢性病药品,省了多次往返的体力和费用。
66岁的石素南老伯同样赞不绝口:“以前我每个月来回坐车加排队看次病累得慌,现在在社区看病舒心多啦。”
据卫生部门测算,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门诊诊查费减免与药品零差率政策,开具“延用处方”药品,居民门诊均次自付平均可减少7.03元,医保基金总体上也能节省支出。
诊疗不盲目,贴心更实惠,越来越多上海市民选择在基层就医。根据最新统计,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诊疗8450多万人次,超过全市门急诊总量的三分之一,接近全市三级医院的诊疗总量。
“1+1+1”,社区成为构建合理诊疗秩序突破口
2015年,上海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本市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及8个配套文件,启动了新一轮的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确定了6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首批市级试点单位。
在对市民就医习惯大数据调查的基础上,上海推出了“1+1+1”签约服务带动分级诊疗制度,即居民在自愿选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签约的基础上,再选择一家区级医疗机构、一家市级医疗机构进行签约,形成“1+1+1”签约医疗机构组合。
目前,上海已经有1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正式启动了“1+1+1”签约,截至3月8日,已签约居民近5万人。签约居民门诊在签约医疗机构组合内就诊占77.57%,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占64.45%,就诊明显“下沉”。
龙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刘玉昌说:“社区已有近9千人签约家庭医生,他们可按时预约就诊,基本精确到一刻钟一档。病人不用等医生,医生也了解自己的服务对象和工作量,大大提高效率。”
新一轮改革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上海社区卫生服务目标模式,包括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为政府履行基本卫生服务职能的平台等。制定了6大类141项社区卫生服务基本项目,明确服务规范并加以细化、标准化。同时,健全财政补偿、人员岗位管理、绩效分配等配套机制,从机制上充分激发生产力。
有能力更有资源,让家庭医生真正成为“守门人”
家庭医生制度,是上海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的核心。上海自2011年起启动家庭医生制度建设,目前已覆盖全市所有社区。根据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问卷调查结果,受访居民对家庭医生制度的知晓率达到88%,92.1%的居民表示找家庭医生就诊方便,对家庭医生服务态度与服务效果的满意度分别达到95.5%和89.1%。
在此基础上,上海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制订了《关于完善本市家庭医生制度的实施意见》,赋予家庭医生可充分调动的卫生资源,构建以家庭医生为基础的分级诊疗制度,开展对签约居民医保费用管理的改革。
据悉,居民“1+1+1”签约后,可在签约医疗机构组合内选择任意一家医疗机构就诊,如因实际情况需至组合之外医疗机构就诊的,需由家庭医生等转诊。上级医院拿出50%的专科和专家门诊预约号源,提前优先向家庭医生和签约居民开放。此外,改革还加强信息技术支撑,如建立家庭医生管理医保费用的支持平台等。
上海持续加大培养、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家庭医生的全科诊疗技能,使家庭医生真正成为居民健康、卫生资源与卫生费用的“守门人”。
在全国家庭医生中第一个获得“中国医师奖”的徐汇区斜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朱兰医生与1060余户家庭签约,她告诉记者:“我定期对居民进行健康评估,了解他们的主要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