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工作应纳入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研究人员业务范畴。”这份由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今年两会上带来的提议,对当前医学发展不啻是一剂有益补药。
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原副院长范利,也在两会上对健康时报记者表示,国人健康教育太少了,医生应当做好让老百姓看得懂、学得会、互动性强的健康教育。
的确,这些年我国医疗技术水平在突飞猛进般地发展,可我们的医疗服务效果却显得有些差强人意,甚至屡屡引发冲突。是医生手术做的不好、医德差吗?其实大部分问题都出在医患沟通上,更与当下社会缺乏对基本医学知识的普及撇不开关系。
现在的医疗管理,关注的是医生在科研、临床和教学方面的能力。科研,为未来寻找方向,临床是为现实的患者服务,教学则给后辈从业人员铺路搭台。这已全然涵盖了医学发展主要构件的背后,也在医学与社会之间竖起了一道深墙,墙里墙外读到的医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版本——医生看见的是一个个精妙的技术,日新月异的理论;患者看见的则是一个个高深莫测的新鲜名称。
于是医生抱怨患者无法交流,患者埋怨医生说不明白!可患者有错吗?面对一连串医学名词,又是在自己或家人出现疾病、心绪难平之时,怎能明白医生到底说了啥?说到底,老百姓太缺科普,更缺好医生给的科普!
其实所谓科普,就是用通俗易懂的方法或语言,给大家普及科学小常识,换种说法让老百姓听得明白。这项工作其实相当不易,不但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得了解大众接受程度,其难度不亚于翻译一部外文著作,更需要医生们花时间、费力气地去讲、去做。
可令人遗憾的是,在当下的医生评价体系中,科普之于医生,往往处于一种不务正业的尴尬之中,甚至还会费力不讨好。范利委员也反映,以往多采用讲座、发送宣传材料等方式进行科普,这种传统的健康教育存在很多局限。“就有如单方面泼水,往往有去无回,没有互动,效果也不理想。”
从现实来看,老百姓对医学科普不仅需求大,热情也高,不仅健康类节目总能得到观众的热捧,很多喜爱科普、愿意走到患者中间的医生甚至有了自己的“粉丝群”,而且互联网、手机平台的兴起,也让民众更乐于参与。对于医生来说,科普的方式更高效便捷了。
如今的医学模式,早已从“生物”医学模式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让患者参与到医学活动中来,本身就是医学应该完成的任务,把高深知识转化为“接地气”的科普,更是一名好医生该有的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