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以实现全民健康为目标,而全民健康是实现全民小康的基础,实现全民健康具体可以分解为以下四个维度:打造健康环境、提供健康保障、培育健康人群、发展健康产业。这四个维度相互补充、协同发展、共同进步,才能体现“健康中国”的内涵。
打造健康环境 “健康中国”要顺应协调、绿色的发展理念。首先,要实现健康的日常生活环境,以空气质量、食品安全等生活因素为基本,同时提高建筑、环境等基础设施水平,建立全面符合人群健康发展的生活环境。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曾强调过:要对城市规划措施更加关注,例如采用更持久的高能效住房和交通,可以大幅降低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为了避免传染病的传播,城市和农村的环境卫生应当得到改善;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体系,应对可能发生的饥荒风险,加强健康和营养;要提高用水的可持续性,满足对安全饮用水的基本需求,并妥善处理粮食种植用水;要确保所有工作及工作场所达到最起码的安全和卫生标准,以减少癌症、慢性肺病、伤害和早夭。
其次,建立健康友好型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政府和经济的每个方面都有可能影响健康和健康公平性,不同政府部门的政策在健康公平性方面必须互相补充,而不是互相矛盾,即“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
提供健康保障 建设“健康中国”应加强卫生体制的顶层设计,突出健康的优先发展地位,完善健康相关法律体系和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政府在健康领域的投入规模与绩效,有效控制重大疾病及突发疾病,全面优化健康服务业,构建完善的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和社会支持系统,为实现人人享有健康提供保障和支持。卫生政策应当将实现健康公平性摆在重要位置,尤其是制度和体系方面,应使基本卫生服务迅速覆盖城乡大多数居民。在发展基本卫生服务支撑体系的基础上,通过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卫生服务提供体系、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基本建立起以政府财政保障为主的基本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卫生筹资公平性,能为健康筹集足够资金、提供经济风险保护,并确保公平有效地使用资金。
培育健康人群 “健康中国”要求建立完善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从数量和质量上全面优化健康服务,重点改善老年人、妇女、儿童和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的健康状况,努力实现从“以疾病治疗为中心”到“以健康促进为中心”的转变。同时注重培养居民的健康行为和技能,如丰富和充实对居民日常生活、饮食健康、个人卫生习惯和就医行为的教育,尤其应该强化居民就医行为方面的培训。在了解居民健康知识需求的基础上,充实和扩大健康教育的范围,加强对健康概念、职业卫生安全、安全用药和慢性病防控知识的教育,注重对社区常见疾病、家庭卫生保健知识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要促进政府、社会与个人的共同参与,实现全体人群健康素养的提升。
发展健康产业 健康产业长远且科学的发展,是“健康中国”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健康产品的需求被快速释放,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同时,新一轮医改取得阶段性成效,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得到一定保障,也为健康服务业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和现实可能。健康产业的发展和进步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因此,可以大力发展覆盖医疗护理、康复保健、健康管理和咨询服务、人才培训、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健康服务产业,但需要明确的是,发展并不意味着简单的扩张,由于健康产业属于新兴产业,其发展更加需要完善的法律和制度来规范。(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