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首页 >日志 > 日志内容

知道要什么,才有好结果

一弯明月 发布日期:2016-03-15 共1396人围观

得了病,痛苦不光是疾病本身带来的,很多时候,精神的痛苦可能胜过疾病带来的病痛!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呢?听了迈康医学研究院赵卫伟院长的讲座,收获很大,特此分享。

赵院长讲,得了病以后的生活,其实就是一个包含了治病的生活活动,由于疾病带来的“病痛”折磨,消除这一病痛的需求就尤为迫切,这是人之常情。但是,由于在这一生活活动中,大多数人缺乏正确合理的活动能力,缺乏正确合理的“行为”,因此就产生了疾病痛苦之外的又一层痛苦,即“精神痛苦”。

那么,什么是疾病治疗活动中“正确而合理的活动能力”呢?

按照迈康医学研究院创立的“迈康健康诊疗理论思想”(MK-HDTTS)-活动与行为干预系统的指引,我们看到这样的论述:

迈向健康的活动,包括了:“目标管理能力”、“行动能力”、“行动过程的效率与效果评估与改进能力”、“活动过程管理能力”。

上述的理论描述比较抽象,举个例子就好理解。

比如一个食道癌患者,住院做放化疗,他本次这一医疗活动的正确而合理的目标是什么?

这里面需要引入一个模型,来引导大家有序思考:

治疗:完全治愈(肿瘤消失)、部分治愈(如肿瘤缩小)、有效缓解症状、部分或者完全解除病因、完成本次活动计划的治疗任务。

康复:因食道癌这一疾病影响而已经造成的器官损伤(如消化功能、运动功能、免疫功能等)、本次治疗过程的治疗损伤(如肠损伤、肝损伤等)...

预防:疾病过程继发的其他病症、治疗过程带来的并发症,治疗及病程中的疾病加重风险、危及生命的其他风险......

养护:生理机能、精神心理机能、生活机能......

上述目标的罗列中,仅仅到了第一层,每一个第一层目标还可以向下分解到第二层、第三层......在这些罗列的目标中,患者和医务人员,能否做到目标一致,家属中的成员之间,患者与家属之间,能否目标一致?

答案是:大都数情况下,不一致的比例很高!

由此来解释医患矛盾,解释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冲突,大家就好理解了。

那么,再继续往深思考,为什么会造成大家对目标选定的不一致呢?

原因又是一个模型:

知:知识、正确的知识、不同角度的知识、不同价值取向的知识、相互冲突的知识、错误的知识......

要:不同的动机(患者方、家属方、亲友方、医疗方、社会方)、不同的需求(与动机、感受、道德与法规有关)、要到的几率、要到的代价......

能:能力判断、能力评估、能力代价......

信:客观性、正确性,即时性的、动态的(与环境与条件密切相关)、持续永久的......

这般理论化、结构化的系统性思考,在我的行医经历中从未有之......

如此冰山之一角,让我对迈康的“活动-行为干预系统”如痴如醉,觉得有“终于找到组织了”的感觉!

继续学习,一起分享,希望能够尽快了解、掌握迈康的健康诊疗理论体系创新成果,由此迈向健康,于人于己......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已有0人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