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首页 >日志 > 研究探讨> 日志内容

营养工作者的使命

赵卫伟 发布日期:2018-03-27 共1451人围观

一个新学科,贡献给社会的不仅仅是学术的研究,还要更重要的,就是让这门学科的技术,造福大众及社会。
让学科的理论和应用技术,造福社会,就必须使得这样的理论和技术,能被更多人掌握,尤其是那些“至关重要的人”!

临床营养学科,行为诊疗学科,以至于更多的功能诊疗学科,都应该是这样。所谓至关重要的人,就是“执业医师”和其他相关的医务工作者,甚至有时还要包括患者端的人。

营养治疗,被很多人挂在嘴上,但作为一类疗法,真正被世人正确的了解,以至于真正的被医务人员、营养专业人士所了解,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虽然在社交与媒体的信息交流与传播中,营养治疗“被”认可的程度趋势似乎越来越高,但它都包括什么,如何规范使用,在临床疾病治疗中、在大病康复中、在功能调理上、在生活方式与行为问题的解决中,分别的应用状况是什么样子?

思考上述问题,才知道存在“很大”问题。

长期以来,临床营养工作是以“支持疗法”为中心的,也就是针对进食障碍患者,支持其营养的平衡,包括代谢的特征性需求。医学营养治疗在教课书上都讲过,但到了临床,就仅剩下膳食指导和说教了,没有真正的问题诊断和对应疗法。

在支持疗法的应用中,药品占主导,因此临床执业医师是处方者,其应用依据是“营养不良”这一类的疾病诊断,或者是“营养风险”,即潜在的“营养不良、并发症、不良结局”这类风险。

可以看出,这样的思维方式下,本来是简单而直接的营养问题,却要绕到营养不良疾病上去,如此绕去之后,营养师就成了配合者,因为他们往往没有“营养不良”的诊断资质,根据执业医师法,只有医师才有资格诊断疾病。

这样习以为常的“习惯”,放在医院的住院治疗活动中,问题还不算大,毕竟会诊和有营养师的MDT,还是可以解决问题的。但是,放在患者出院后来看,问题就凸现了,什么问题呢?那就是院后继续治疗和康复活动谁主导的问题。以消化道手术如胃全切为例,院后治疗和康复活动开展的如何?且不说规范开展,就连认真的活动组织和管理都是缺乏的,这不是仅仅出现在二级以下医院的问题,是包括北上广深的大三甲医院的问题,是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为什么这样显而易见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然后我们广大的医务工作者还熟视无睹?甚至受害者也包括来我们的家人和自身?

营养工作者,你需要站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营养诊疗学,DT,以营养问题的具体诊断,引导治疗手段的精准治疗,这样的诊疗技术,需要新思维,不能还是疾病思维,否则没你诊断的份(除非你是恐龙:既是执业医师,又临床营养师,这样的人,按照床位比很低,短期内无法改观)。何种思维好,评判原则是“简单易行”和“问题解决的效率效果”,这是医学的宗旨,不容置疑。

在营养问题是“主要矛盾”时,治疗活动或者康复活动的主题就是解决这些主要矛盾,此时,治疗活动的主导者,非你莫属。但是,此时你需要执业医师的支持和参与,这就是MDT。如此之后,你需要有诊疗规范,需要有标准化业务模式,这样你才能组织实施好这样的规范化医疗活动,这其中的技术,需要营养工作者们共同来精研!

临床营养工作者,不光拿回营养问题诊疗的主导权,更有责任把营养诊疗技术,精研成好用的标准化武器,这些武器一要能快捷的装备给自己学科的专业人士,二要再装备给临床医生及其他医务工作者,如此才能让存在于临床各阶段患者的营养问题,更好的解决。那么,如何才能多快好省的精研出这些标准化武器?这还需要从实际出发!必须发动临床各学科的医务工作者参与,毕竟在他们的临床工作中,营养问题绕不过去的,没有了他们的参与,如此多学科中的营养问题,与疾病交织在一起,以我们现有的临床营养专业人才资源,猴年马月也解决不好,更不可能形成让他们接受的“标准化武器”!因此,临床营养工作的管理,需要多学科的参与,这种参与要从诊疗技术标准的开发入手,要从业务模式的标准化开始!

期望,在我们临床营养专业人士的努力下,在临床医务人员的积极参与下,临床医务工作者们,都能够很容易的、很便捷的使用一整套标准化的营养诊疗技术与工具,来解决一般性营养问题,并在我们专业人士强有力的支持和指导下,从容面对更为复杂的营养问题,从而形成切合我国医疗资源实际情况的临床营养问题解决模式,大幅度改善当前疾病治疗活动的品质与效率、效果和效益,这才是我们当前正确的使命!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已有0人评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立即注册

返回顶部